绘本解析:穿雨靴的小鹅
绘本故事
发布时间:2021/6/4 17:32:53 作者:盛蕾 浏览量:2271次
谷希是一只小小的、黄色的鹅宝宝。她不管什么时候都穿着心爱的红雨靴:吃饭的时候穿着,睡觉的时候穿着,散步的时候穿着可是有一天,谷希忽然找不到她的红雨靴了。就在她伤心极了的时候,她忽然看到了她的红雨靴,却是穿在别人的脚上!
“穿雨靴的小鹅”系列共4册,分别为《谷希》《谷希和谷奇》《奥力》和《谷希、谷奇和奥力》。
作者小档案
1953年,奥利维尔·邓瑞尔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海滩市,先后入读德拉维尔大学与西切斯特州立学院(现已升为综合性大学),并在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戏剧与音乐。他的爱好很广泛,包括阅读、跑步、园艺等等。1983年绘本处女作问世,从此以后,能写又能画的邓瑞尔创作了很多广受孩子喜爱的绘本,包括绘本概念书、取材于现代或古典的家庭故事,还有一些关于艺术家的故事。
邓瑞尔很喜爱动物,在他的书中,农场中的各种动物常常成为故事的主角。他还对考古学和不列颠群岛的民间传说有浓厚的兴趣。“我并非为了孩子而写作或者画画,”他曾经说道,“而是为了我自己,只不过我所擅长的碰巧正是孩子喜欢的。”在画画的时候,他偏爱运用清新明丽的水彩,特别擅长捕捉孩子的心理活动,将他们的神情表现得分外细腻生动,充满了童真童趣。
欣赏图文的艺术
人们见到幼儿都忍不住想揽入怀中,揉揉捏捏,疼爱得恨不能咬上一口。《穿雨靴的小鹅》就像是书的宝宝,让人一见倾心,爱不释手。
最不可抵挡的是那轻轻柔柔的气息,像幼儿身上淡淡的芳香,洋溢书间。看那些纤细轻灵的笔触,小鹅头上的几撮毛,干草垛边冒出的小草枝,南瓜的曼妙瓜蒂;看那淡淡的绿草地,草地上娇嫩的小雏菊、小蜜蜂、小甲虫,探头探脑的小蚯蚓、小老鼠、小乌龟,等等。别看它们细小,幼儿们常常为发现这些小配角激动不已。
愉悦的色调也让人满心欢喜。全书的主要颜色是嫩嫩的鹅黄,这是小鹅的毛色,也是小鹅家干草垛的颜色。小面积的橙色、红色和其他颜色穿插其间。环衬选择用橙色,这是表达全书情绪基调的颜色。橙色和白色(纸的颜色)、黄色搭配在一起,给人特别清新愉悦的感觉。
小鹅憨态可掬的造型,当然是可爱的最直接原因。看那比身子还大的脑袋,夸张的上嘴唇和小巧的下嘴唇,圆圆的小眼睛和蹬得直直的腿
靴子,令人印象深刻。在生活中,孩子们都特别喜欢靴子。因为靴子带给人隆重感、正式感,有一种戏剧效果,仿佛超越了平常的生活。随时都会去游泳的小鹅,把自己的大脚蹼套在靴子里,真是让人心生怜爱。
小开本的小书,幼儿的小手翻起来不费劲,连出门时也要把书抱在怀中,挟在腋下,享受“我的书”的感觉。开本小,画面也不大,构图上有充分的留白。整套书看起来轻巧,灵动,书本身就像一个幼儿。
这套小书的翻译很到位,首先小鹅的名字译得好,声音悦耳。每一页都不超过一句话,并不回避一些词语的重复,反而因为重复而有了一种音律美。语感中流露出充分的童真童趣,贴近孩子的心灵,孩子们常常不自觉地跟着念。
孩子爱这本书,或许是因为它与最幼小孩子的心灵有着天然的联系与契合,一切仿佛一株初生的豌豆苗,生出了新生的触须,细嫩、柔弱,生机勃勃,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
孩子的阅读反应
◎幼儿对细节很在意,会观察画面中除小鹅外的其他小动物,比如苍蝇、乌龟、螳螂、蝴蝶并试图通过提问,了解它们的名字和特点。
◎由于小鹅在生活中并不常见,虽然有文字提示,有的幼儿还是会坚持认为谷希是一只小鸡。
◎书中包含认知元素,但年龄偏小的幼儿还分不清楚前后、左右等概念,需要在讲读者的引导下,通过讨论、扮演,才能获得比较清晰的认识。
◎随着情节的推进,孩子的情绪会有起伏,比如当谷希怎么找也找不到红雨靴时,孩子也都表现出伤心和惋惜。
◎幼儿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谷希每天穿着雨靴不舍得脱的情节,将之解释为“太喜欢了”,“它很喜欢”;而当雨靴失而复得时,幼儿也能领悟“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”的道理。
◎讲读结束之后,大部分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主要情节,但会忽略掉多数细节。
讲读故事的建议
《谷希》讲述了一只小鹅和一双红雨靴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很普通,但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特点,拥有、丢失、寻找、找到,这一连串红雨靴失而复得的故事牵动着孩子的心绪,激起了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。孩子们从小鹅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也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丰富故事的细节。书中亲近大自然、热爱生活、乐于分享、珍视友谊的主题思想,完全可以通过画面的故事传达给幼儿,不必过多地强调和引导。
绘本的画面构图比较简单,有重复的部分,有时性急的孩子会表现出急于翻页的欲望,但这种重复实际上是在渲染谷希对红雨靴的喜爱、穿着红雨靴的快乐,事实上有的孩子很享受这样一种情绪的表达,特别是在重复阅读时。也许只有特别细心的孩子才会留意到谷希与画面的比例大小有变化:前半部分她始终处于画面中央,不但显示着她作为故事主角的地位,也表现着她心情的愉快与满足;当她寻找不见的红雨靴时,谷希在画面中变小了,在草堆、谷仓、鸡舍等大大的背景映衬下,她显得那么孤独、无助、楚楚可怜;直到红雨靴再次出现,谷希才又和谷奇一起回到了画面中央。读到这里,可以适当引导幼儿从谷希的动作、表情和她在画面中的位置与大小,来感受故事主人公的情绪,让孩子更好、更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。
绘本的语言简洁浅近,读起来朗朗上口,极富音韵美,十分符合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特点,还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,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。在讲读的时候,如果能够把幼儿抱在怀里或拢在手边,用亲切的话语娓娓读来,那么这些文字将不仅带来一个动听的故事,更成为传递关爱的纽带。
讲读时,应当首先考虑故事的节奏和完整性,隐含在作品中的认知内容可以在讲读过程中自然进行,在孩子对情节和细节产生疑问时适当地解说,比如前后、左右、上下等概念,什么是谷仓,小鹅和小鸡的区别,画面中出现的小昆虫是什么,等等。总之,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愿望和能力加以选择和处理。如果幼儿认知水平较高,则可以主要引导他们聆听朗读、欣赏图画、感知主题,从中获得快乐。
以动物角色来表现幼儿生活,是许多低幼儿童绘本喜欢采用的方式,虽然描绘的是小动物,但体现的都是孩子身上具备的特点。这类绘本大多色彩单纯,画面简洁,故事情节简单,语言重复性强,类似的绘本还有《小猫当当》《可爱的鼠小弟》《古利和古拉》《乔治和玛莎》等。这些绘本带给孩子的最大感受是轻松快乐,同时又能让孩子从中体会一些基本的道理。作者把小鹅的形象描绘得非常可爱,很多孩子会因为这个形象而喜欢上这套书。同样是描绘生活中熟知的动物形象,“鸡蛋哥哥”系列则以漫画式的手法来描绘小鸡形象,显得更为幽默。这套书每页只有一句话,适合年龄较小(1~3岁)的孩子阅读,类似的书还有《幸福宝宝益智启蒙绘本》《我的后面是谁呢?》等,可供家长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