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,都敢于“袖手旁观”
发布时间:2018/6/14 12:57:40 作者:吴蓉 浏览量:665次
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,离园时家长找到教师问:“老师,我们家孩子今天有没有大便呀?”这时教师脸上满是自责,惭愧地说:“哎呀!我忘了带记录本,不好意思!我本子上记得可清楚呢。”
这种自责中包含了对工作没到位的自责,对工作不细致的自责。或许有些家长会谅解表示没关系,也常常会有家长表面上不说什么,但心里早已暗暗责怪“这老师真缺乏责任心”、“工作不够细心”。
幼儿园的工作琐碎而繁杂,一个班有三十几名幼儿,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个性、不同的需求,确实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责任心。
但是,这所谓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呢?
大包大揽就是责任吗?
事事周全就是责任吗?
思 考
01
责任有度
责任心是教师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,没有责任心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。但是,曾几何时,责任心似乎已经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。
人们普遍认为,责任心越多越好。然而,幼儿教育真的是责任心越多越好,工作越细越好吗?这真的需要幼教人好好思考。
教师揽责,越做越多
在家长的期待与社会舆论的共同作用下,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越发迷失自我。孩子病了是教师的责任,衣服脏了是教师的责任,进步小了是教师的责任,习惯没有养成是教师的责任。
教师自己也会理所当然地将这些问题归结在自己身上,于是工作越做越细、事情越做越多。
生活中,孩子的裤子塞不好,教师就蹲在厕所一个接一个地仔细帮孩子塞。
小肚皮不露出来当然孩子的健康就多了份保障,这成为领导和家长大力赞扬和鼓励教师责任心的话题。
活动中材料准备得越来越丰富,孩子在活动中就越容易体验到成功。
在这种细致入微的呵护下,在教师精心准备的过程中,孩子表面上获得了健康和成功,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又有多少价值呢?
责任过多,就是溺爱
我们教育的目标是要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素质基础。过多的帮助就是替代、过多的责任就是溺爱。
我们的责任是培养独立的人,而不是一味的照顾与保护。
我们的责任是要观察孩子的成长现状、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。看似悉心照料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的意愿与行为的挤压和剥夺。
我们的责任是观察孩子的需要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持。盲目地给予是用过度的责任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。
如果小班的宝宝能自己动手把裤子提起来,能试着学习塞裤子的方法,作为教师要在保证孩子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尝试的机会,给予科学的方法、送上真诚的鼓励、投以期待的目光,等待成长、支持成长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。
真正读懂教育、了解儿童的人会发现,强行帮助的背后是对儿童的不信任、不肯定、不支持,真心放手才是尊重。从简单的帮助到内心的支持,从体力的付出到心力的赋予,体现着教育观念的更迭。
教育需要把握好责任的尺度,从过去的过冷到现在的过热都是对幼儿的不负责任和伤害,责任有度才是现代教育的追求。
02
成长之责
作为深爱孩子的教师和家长,我们常把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爱之深让我们忽略了促进二字的含义。
确实,幼儿的成长需要我们去照料、去守护、去引导、去支持,但绝不是去替代。
把成长的责任还给孩子
每个人的成长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实践、探索与思考。在一次次的困难与挫折中领悟学习、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获得成长,在真实的生活中积累属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教训,在实践的做与玩中获得知识和技巧,在亲身感受中体验苦与乐,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由之路,所以必须把成长的责任还给儿童。
教师家长要摆正位置
作为成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,放平自己的心态,降低自己的期望,准备好足够的耐心,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成长。
其实,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吸收方式和成长规律,当我们感觉教育乏力时也不要急于求成,或许孩子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学习。这需要我们耐心等待,提供足够的养分和土壤,给他们足够的空间,不催促,不逼迫,不放弃,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时间。
教师需要做到陪伴中有尊重、沟通中有鼓励、教育中有支持、关心中有共情,相信每个儿童都会像种子一样,迸发出生命的激情与活力。
03
思维松绑
在户外活动前,常听见教师叮咛小朋友:“今天外面刮大风,天气特别寒冷,咱们自己检查一下衣服,互相检查一下鞋带系好了吗?别忘了把帽子戴好。跑步时一定不能张着嘴呼吸,否则会喝风着凉……”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读出了教师对孩子的细致关爱,用心守护孩子的健康。在教师的殷殷提醒下,孩子们做好检查防护。
这种提示看似没有任何的问题,甚至获得了不少赞扬。
但是这样的努力工作、强烈的责任心,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——爸爸妈妈发现孩子上小学后,早晨灌满水的水壶放学回来依然滴水未减。孩子的回答也是让人大跌眼镜:“我不渴”、“我忘了”、“我不会开这个新水壶”。
幼儿园辛辛苦苦培养的良好习惯,解决问题的能力瞬间崩塌。
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衣物、根据需要饮水进餐、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,这些都是幼儿园期间的具体教育目标。教师也会有专门的课程进行教育,甚至天天挂在嘴边。那么为什么会效果甚微呢?
“思维包办”大量存在
人的行为是由情绪和思维共同作用下完成的。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、处世态度,并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,无论是行为还是习惯都与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。
教师虽然不断在研究与幼儿的互动方式,支持幼儿的学习,但是在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习惯还缺少认识、没有方法。教师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多扮演了提示者、告知者的角色。
在教师包办行为逐渐减少的情况下,“思维包办”的行为还大量存在。天气凉了我们应该怎么办,天气与自身的健康有什么关系,具体做法有哪些……这些问题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够让幼儿习得,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必须在日常生活中、具体问题中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发幼儿主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的。
而简单的告知、直接的提醒看似对儿童呵护有加,实则是对幼儿思维的主宰。当思维停滞之时,幼儿的行为又怎能自主自如呢?
培养儿童敏锐的思维能力,遇到问题能够理智思考,自己做出合理判断,根据问题付诸行动,这才是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情。
儿童独立机会缺失
过多的责任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的机会,行为的帮助与思维的替代使孩子失去了更多主动学习、亲身体验、积极思考的机会。
这些机会的缺失导致经验的不足、能力的局限、思维的停滞。
在过多责任的裹挟下,在以爱为名的陪伴下,孩子不但不会成长,反而会形成懒惰的习惯、自卑的心理、怕事的性格、简单的思维,当成人的责任伞一旦离开孩子的头顶,孩子便会无法面对后继的生活和学习。
不得不呼吁,责任有度、爱之有法、施之有理、育之有情,这才是一名专业教师带给孩子智慧的爱与责任。